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厦门翔安区举办“城乡教育共同体”研讨会
建立城乡教育共同体,共享优质教育资源。5月15日,厦门市翔安区第十九届“城乡教育共同体”教学研讨与成果展示活动在翔安区翔城小学举办。
当日上午,翔城小学的师生们用拉丁舞、诗朗诵、闽南童谣等精彩演出,展示了近三年来在学校“羽成”文化蕴养下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厦门实验小学以“多彩教育”办学思想为价值引领,以项目形式整合教和学的诸多要素,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海沧延奎实验小学以“唯美教育”办学思想为引领,打造出在全国颇有影响力的四张闪亮名片;翔安区翔城小学作为一所新办学校,围绕“羽成”文化,五育并举,六育同构,扎根课堂、深耕教研,全力打造“潜能无限、生命激昂、师生幸福、社会赞誉”的卓越翔小。
本届研讨活动为期3天,厦门实验小学、海沧延奎实验小学、翔安区翔城小学三所学校的教师积极联动教研,共设置了3场经验交流、6场专题讲座,以及22节研讨课,实现小学语数英等十大学科全覆盖。
在互动研讨中,教师们积极探索符合新时代教育规律的方法、策略与途径,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提高学校整体管理水平与办学成效,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翔安区翔城小学郭彬彬、厦门市实验小学程少波、海沧延奎实验小学程凡等老师,分别以《教-学-评一致性:践行新课改之关键》《以项目化学习推动教学方式变革》《基于新课标推进深度校本教研的实践模式》为题,开启了项目化、跨学科主题交流。
这三所学校通过校际间的教学研讨与成果展示,不仅充分发挥了名优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和名优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也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
翔安区翔城小学书记、校长肖珩表示,本届活动主题是“践行新课程标准 支持创造性成长”,这是对翔小教育工作的新要求,更是对翔小未来教育发展的美好展望。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学校指明了教育教学的方向,它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实践性和创新性,鼓励教师转变教学方式,着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创新能力。
背景
从2013年开始,翔安区在研究中构建“城乡教育共同体”教学研讨与成果展示模式,秉承“城乡互动,均衡发展;加强校际交流,共享教育资源”的理念,每一届活动以区直属校、中心校为重点,上联市内外优质学校,下聚基层农村小学,构建了一个典型的翔安区“城乡教育共同体”。
“城乡教育共同体”教学研讨与成果展示活动每年举办两届,至今已成功举办十九届。其中,研讨形式有教学研讨、专题讲座、研讨沙龙、办学特色暨成果展示等。(张启智 叶晓菲 李毓琳)
拓展阅读
热门文章
- 福建南平:“‘才聚武夷’人才峰会”圆满召开
2022-06-02 18:00 - 衡水高新区:科技赋能 无人机助力打造智慧执法新格局
2022-05-13 18:00 - 关于首都精准防控和复工复产,来自生产一线的他们这样说
2022-06-08 12:00 - 绍兴高速强化科技应用 推进“数智”交通高质量发展
2022-05-25 18:00 - 厦门思明区:市场监管局规范企业信息公示行为
2022-05-09 18:00 - 建行衡水分行:利用立体画打造网红打卡地 为创建文明城市添彩
2022-04-28 18:00
推荐阅读